太極拳是一項獨特的運動方法,是通經(jīng)活絡的經(jīng)絡疏通法。主張“松靜為本”“形正氣順”強調全身心放松的運動,是講究“松而后能活,活而后能通”的原理,能幫助身體“通經(jīng)活絡”,有著“一動無有不動”的協(xié)調性的肢體活動,極為有利于“脈氣”在全身上下和表里的經(jīng)絡系統(tǒng)運行。
太極拳緩慢,輕柔,舒展的招式動作,適應經(jīng)絡的傳導速度;它特有的是在放松基礎上圓潤旋轉,陰陽交錯的大小動作,能使經(jīng)絡的多功能和多形態(tài)的立體結構,在經(jīng)脈循行路線上達三百多個腧穴上得到廣泛的深層次的觸動按摩,形成一種類似于針灸的良性刺激,使人體的經(jīng)絡失衡得以疏通和調整。太極拳“虛靈頂勁,氣沉丹田”和“主宰于腰”的要領,是鍛煉任脈,督脈,帶脈,沖脈的重要方法。
而最重要的還是打拳時的反復折疊,圓弧旋轉,動四梢纏繞運動,在運行中“往復須有折疊,進退須有轉換”,就能使肌肉纖維,韌帶和關節(jié)在均勻連貫的反復的活動中,打通身體經(jīng)絡和調和氣血,使全身達到上下相隨,內外相合,周身一家的最佳效果。
太極拳強調強身健體,講究調和氣血,充實臟腑,并由真氣運行,打通身體四梢,從內動獲得生理效應,并由此進一步壯內以強外。根據(jù)中醫(yī)理論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上講,人之所以會生病,是由于內傷“七情”,外感“六淫”,導致了氣血不調,臟腑紊亂;其治理原則上不外是調和氣血,充實臟腑,消除淤血和痰塞。
所以說練太極拳形功走架,“以心行氣,以氣運身”,強調“心為令,氣為旗,神為主帥,腰為驅使”,讓不同的肢體,不同的動作,不同的勁路,不同的意念以至不同的聲音都可以對應不同的經(jīng)絡和臟腑,都能在太極拳得到加強和協(xié)調。
在練拳時要求:“虛靈頂勁,氣沉丹田,虛胸實腹,腳踩涌泉”,腎氣隨神沿著督脈往上升,火跟氣沿任脈往下沉,由此使體內心腎相交,水火交泰,又通過“外形正”,“內氣順”,讓動作上下相隨,內外相合,前后相連,連綿不斷,讓真氣升降出入,吐納補瀉,反復纏絲,從而使氣血得到調和,臟腑得到充實,由此達到身心合一,勁路完整,動作輕靈交融顯著。
所以說經(jīng)常打太極拳對人體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起著良好的影響,能加強心、血管與呼吸系統(tǒng)功能,減少體內淤血,改善消化吸收作用與新陳代謝的過程。太極拳能治百病,還能改善人體全身整體功能,有利人體疾病康復?,F(xiàn)在隨著我們精神壓力越來越大,工作也都很繁忙,然而無論怎樣都得抽出空閑練練太極拳,因為這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,而經(jīng)常練太極拳也能延年益壽。